简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没人能预计他在下一分钟里能发生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记得前一分钟我们做过什么。
这里是要讲述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
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感叹自己因能力有限而导致一事无成。(摘自豆瓣)
时间守则
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一累马上停止休息;
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摘抄
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日记,即使是最秘不示人的,也总是下意识的,在心灵觉察不到的地方,隐隐约约地期待着它的读者。
大家知道,幸福的人是不看表的;反过来说也对,不看表的人是幸福的。
我们的记忆是靠什么?靠事件,我们的生活是拿事件来做标识的。他们仿佛是路标,路标之间却是一片空白。
眼泪无助于消弭痛苦,人要控制自己,越快约好;为死者哀恸 – 这是宗教感情的残余。死者不能复生,哀恸有什么意思?
追悼会上那些动感情的讲话只会让亲属伤心,不会有任何安慰。
现代的人应当是唯理主义者,而我们却对理智感到难为情,总想滥用感情,叫自己温情一点。
乐天基因。
对于一个纪念馆来说,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存在的开端。
在需要的情况下,人什么都学的会。
事务性的,甚至技术性的工作,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毫不相干的古怪行径和毫无价值的浪费时间,实际上却有助于创造性的工作。
物件是有记忆的。至少那些不用机器制造,而由工匠用双手做出来的,历尽人间沧桑的古老家具是有记忆力的。(Phoebe 喜欢古老的独一无二的家具)
科学家的永恒性就在坚持不懈的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永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
历来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一个人忽然会感到有一种不受逻辑和理智支配的限度,感到有一种不可理解也不可解释的执着,出自良知或者什么别的东西。“我坚持这么做,而且非这么做不可”
他不善于回避不愉快的事件和危险的争执,也不善于躲开滑溜难行的地方。一旦摔跤,那就得头破血流。
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一个科学家,如果他仅仅是一个科学家,那他也就不可能是一个大科学家。当想象力和灵感消失时,创造性的源泉也要求兼及旁骛,否则科学家就只剩下追求事实了。
明白和理解可不是一回事。
谁同现实妥协,谁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
如果想要工作有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那么就去干你心向往之的工作。
一种事业,总有许多先驱者为之献出智慧,最后才轮到一个人来完成它,这个人就是天才。
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
人们经常充满敌意地对待时间,空间、物质 – 这些东西都能以某种方式加以驯服。时间却始终那么放荡不羁。
人们需要有人去批评指责他们。
当人们马上同意我的意见时,我就觉得我的意见是不正确的。
科学是以怀疑始,以深信不疑终。
爱好虚荣 !== 功名心
不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衡量任务,而是根据任务去衡量能力。
拥有一种精神上的义务,要比保持心灵上的安全感好。
决定人的精神品质的,不是他的行为本身,而是他的意图。
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的多。
生活就是透辟的理解。
我们好像只能使用经过精选的时间;我们记得的只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半个小时对我们来说不算时间;我们只承认整段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和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才打算大显身手。短一点的时间,我们马上会借口外界有干扰、客观条件不允许而难以用上。啊,不依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具有充分权力和理由的客观条件真是威力无比!把责任往他们身上一推,那是多么轻而易举啊…..
这失踪的时间肯定在什么地方存在着 – 作为对我们的谴责,作为我们的罪孽存在着。
时间的速度到底取决于什么,什么在催促它?什么在阻碍它?
可以说,一个人珍惜每一秒钟,并使每一秒钟都过的很有意义,同时又把这看成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那就是最为困难的一件事。
最普遍的是,大部分人认为首先应当是环境和社会作用于人,社会有责任培养人的个性,使个体的个性臻于完善,并对个人的个性提出要求等等,所以大部分人顺其自然,不对自己提要求。柳比歇夫却不然,他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监视自己,自己向自己汇报。
关键在于一个人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
2016.02.28 于杭州